8月29日,哈尔滨银行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该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成效显著,同时实现了营收利润的双增长,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阅读量:11350
8月28日晚间,全国首家“A+H”股上市的城商行郑州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在上半年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郑州银行实现规模与质效同步提升,连续第二个财报季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实现营业收入66.90亿元,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6.27亿元。多项指标强势突破同期历史记录,定义了独特的“郑银速度”,在城商行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模式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阅读量:11945
近期,临商银行的增资扩股方案获得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山东监管局的批准,计划募集不超过6.4亿股。这一成功获得批准的举措标志着临商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积极进展,也是其自2022年12月以来的又一次重要突破。通过分析临商银行的发展战略、财务数据及其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可以看到其在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金融监管总局围绕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部署要求,结合当前形势和实践需要,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形成《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印发实施。
宁波银行近期因信贷业务管理不到位而遭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处罚,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该行在信贷管理方面的缺陷,也揭示了其面临的多重挑战。从贷款利率偏高、客户投诉频繁到不良贷款率上升,宁波银行的信贷业务亟需反思和改进。
11月2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山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了两项行政处罚,给这家年轻的银行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这一事件不仅反映出山西银行在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凸显了金融监管机构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金融安全方面的坚定立场。
在当今社会,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角色,更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期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23》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揭示了银行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多重责任。
在中国的银行业,合并与重组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中小银行之间。近年来,关于齐鲁银行与莱商银行合并的传闻屡见不鲜,然而,这一传闻至今未能实现。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城商行在资本补充方面的需求愈发凸显。尤其是2023年下半年以来,多家城商行纷纷启动增资扩股计划,成为行业内的一大亮点。
近期,长沙银行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因其涉及5.9亿元的诉讼事项而深陷讨债风波。此案件的起因可追溯至2020年,当时长沙银行作为委托人向渤海国际信托交付信托资金,后者将该笔资金借贷给宜华生活。然而,随着宜华生活的本息逾期,渤海信托不得不将长沙银行卷入诉讼之中。
近期,山西银行的股权转让与拍卖活动引发了广泛关注。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涉及的股权数量已超过3.35亿股,约占该行总股本的1.2%。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多重因素的交织。
11月14日,哈尔滨银行与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签署可持续发展战略合作协议。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侯绪珉,哈尔滨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姚春和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哈尔滨银行副行长韩刚,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建伟代表双方签约。双方相关负责同志参加签署仪式。
11月14日,广州银行迎来了新的领导班子,李大龙被任命为董事长,接替已退休的丘斌。李大龙的任命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业内普遍期待他能为广州银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战略转型。
眼下正是大米加工旺季,哈尔滨银行真是及时雨,解决了我们的融资困难。”牡丹江龙泉府米业负责人表示。近日,哈尔滨银行通过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了解到龙泉府米业的融资需求,当天完成贷款审批,向其授信300万元。